
再次見到讓-克里斯托夫·莫尼耶(Jean-Christophe Monnier),是在瑞士日內(nèi)瓦州立管樂團的排練廳。作為團長兼指揮,他正在忙著給大家發(fā)樂譜。雖然是周末,但小小的排練廳濟濟一堂,一首莊嚴恢弘的《紅旗頌》響徹全場。
莫尼耶舉著指揮棒,對著各個方向即興點名小考,微微傾身聆聽,口中念念有詞,有夸贊、有鼓勵,當然也有批評和更高的要求。中場休息時,我們終于有機會跟他聊聊10月中下旬樂團即將開始的中國福建省巡演。
提到中國,莫尼耶很興奮。他8月剛?cè)ミ^福建省,對中國的科技發(fā)展和綠化環(huán)保贊不絕口。
莫尼耶解釋說,此次樂團赴福建省巡演主要是為了慶祝中瑞建交75周年,同時也是中瑞文化和旅游年的活動。巡演是在自己多年的老朋友及合作者——樂團特邀常任指揮、旅瑞華人音樂家趙元教授建議下做出的決定,并得到了日內(nèi)瓦州政府、(中國)威獅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陳齊杰先生的大力支持。
莫尼耶介紹道,雖然樂團和中國同行在瑞士已經(jīng)有過多次合作,但此次巡演是他和樂團一起的首次中國行。巡演包括廈門鼓浪嶼、龍巖永定土樓、泉州和福州四站。除了精心挑選中外名曲作為演出曲目,樂團還將與當?shù)氐母璩?、小提琴家及福建歌舞劇院合唱團、泉州少年合唱團聯(lián)袂演出,從演出曲目到演出形式都體現(xiàn)了中西合璧的理念。他很期待與中國的音樂家在中國同臺獻藝,希望自己的樂團能夠展現(xiàn)日內(nèi)瓦的最高水平,從而獲得更多和中國合作的機會。
在選曲方面,莫尼耶特別感謝趙教授為此次巡演精心選定中國曲目。無論是《鼓浪嶼之波》,還是《北京喜訊到邊寨》,他都如數(shù)家珍,而這其中他最愛的是《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
談及中西方音樂的差異,莫尼耶坦言“樂聲無界”,他能在《紅旗頌》中感受到瓦格納,同時對中國音樂特有的五聲音階也十分欣賞。為了讓樂團更好地演繹中國樂曲,莫尼耶還做了大量的編曲工作。他向我們展示了他的編曲成果,厚厚一沓曲譜寫滿了他對中國音樂的熱愛和理解。
莫尼耶對中國民樂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提到今年中秋節(jié)時與來自杭州歌舞劇團的“西子民樂”國樂團同臺演出的經(jīng)歷。小小的民族樂器在中國音樂家手中演奏出各種風格的樂曲,有經(jīng)典也有流行,令人十分震撼。雖然管樂團和民樂團的風格大相徑庭,樂器也千差萬別,但莫尼耶還是希望能有機會跟中國的民樂團交流合作。
初次見到莫尼耶就是在這場令他難忘的“天涯共此時——中秋節(jié)”文藝晚會上,他當時站在指揮臺上沉浸指揮的樣子也令人難忘,而日內(nèi)瓦州立管樂團演奏的《歌唱祖國》更是在所有觀眾的耳邊久久回響。
走出排練廳,《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的樂聲在身后響起。走廊上的一張老照片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這是一場演出的場景,舞臺的背景板上寫著“新世紀廣場音樂會——瑞士日內(nèi)瓦藍德威爾軍樂團訪滬演出”。日內(nèi)瓦州立管樂團的前身正是擁有200多年歷史的日內(nèi)瓦藍德威爾軍樂團(Corps de musique de Landwehr)。
友誼的傳承早就埋下了歷史的伏筆。莫尼耶和他的樂團即將踏上他稱之為“友誼之旅”的中國巡演。正如他所說,會有越來越多的瑞士人前往中國,去發(fā)現(xiàn)和探索這個國家。
(來源:新華絲路 作者:王婭楠 陳俊俠 馬汝軒)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