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應對暴雨災害,人保財險內蒙古分公司已賠付超3400萬元

2025-08-14 16:46:40

2025年盛夏,內蒙古遭遇罕見強降雨,街巷成河、田埂化泥,災情牽動人心。面對突如其來的汛情,人保財險內蒙古分公司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積極與地方政府協(xié)同,主動將保險理賠深度融入災前防損、災中救援、災后安置安撫工作,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主動靠前,做到能賠快賠、應賠盡賠、合理預賠。以最快響應、最實舉措、最暖服務,筑牢災害防控與民生保障的“保險防線”。

以雨為令:應急響應跑出“加速度”

災情發(fā)生后,人保財險內蒙古分公司第一時間啟動重大災害理賠應急預案,向客戶發(fā)布預警信息140760條,建立“清單式管理、按日倒排工期”機制,統(tǒng)籌調配全區(qū)資源——緊急集結黨員突擊隊和理賠骨干460余人,調取科技理賠設備13套,調度查勘車輛414輛、無人機10架,啟用應急移動查勘終端,儲備各類物資1153件,在重災區(qū)設立9個臨時理賠服務點,讓服務觸角延伸至每一個受災角落。

“接到報案20分鐘就趕到現(xiàn)場,這樣的速度讓我們心里踏實!”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的車主回憶道。截至8月11日15時,人保財險內蒙古分公司已賠付案件1587件,賠款3494.14萬元(含預賠900萬)。從車險水淹車到農險大棚損毀,從企財險設備受損到家財險房屋倒損,每一筆報案都被納入“綠色通道”,實行“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小額案件最快4小時內完成賠付。

科技賦能:定損理賠按下“快進鍵”

“以前查勘2000畝葵花田要跑3天,現(xiàn)在無人機半小時就能完成航拍定損,AI還能測算霉變率,精度達95%!”包頭農險理賠員的話,道出了科技賦能的實效。

人保財險內蒙古分公司全面運用衛(wèi)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線上化理賠工具,讓查勘定損“隔空可達”:呼和浩特的科技理賠小組攜帶8套設備,對水淹車實行“分級定損”,一級、二級水淹車2小時內完成檢測;通遼、錫林郭勒的農險查勘借助無人機,快速鎖定玉米、葵花等作物的倒伏區(qū)域,損失評估效率提升3倍;線上理賠平臺實現(xiàn)“三免”服務(免現(xiàn)場查勘、免氣象證明、免發(fā)票),客戶動動手指就能完成報案、上傳資料,萬元以下案件“秒批秒付”。

政企協(xié)同:共筑抗災“連心橋”

“人保的查勘車跟著我們的救災車一起進災區(qū),數(shù)據共享、分工協(xié)作,效率太高了!”巴彥淖爾市農牧局工作人員感慨道。

人保財險內蒙古分公司主動對接應急管理、農牧、交通等部門,形成“信息互通、資源聯(lián)動、服務協(xié)同”的抗災合力:錫林郭勒盟太旗支公司向當?shù)剞r牧局、鄉(xiāng)鎮(zhèn)政府每日匯報查勘進展;內蒙古分公司副總經理與巴彥淖爾市副市長共同調研大棚受災情況,推動農險流程優(yōu)化;全區(qū)18個“保險理賠+救災服務”綜合站點嵌入政府便民服務網絡,實現(xiàn)“報案受理、物資對接、政策咨詢”一站式服務。

在農險理賠中,聯(lián)合農牧部門組建“農技專家+查勘員”聯(lián)合小組,科學核定損失,推行“預賠付+快賠付”機制,首批農險預賠款已直達受災農戶賬戶,為搶種補種贏得寶貴時間。

一線堅守:風雨中的“暖心守護”

“水沒過膝蓋也要往前沖,這是我們的責任?!卞a林郭勒盟查勘員蹚著齊膝積水奔赴現(xiàn)場時的話,道出了全體人保人的擔當。

在呼和浩特,90余臺救援車輛連軸轉,3天內救援涉水車輛950余臺,年輕的查勘員們頂著暴雨將被困市民背至安全地帶;在通遼,查勘組變身“風險巡查隊”,雨前疏通26個易澇點的排水渠,雨中蹚水幫非人??蛻敉栖嚕旰蟮谝粫r間核查企業(yè)倉庫損失;在烏蘭察布,查勘員不僅免費拖救涉水車輛,還向災區(qū)送去發(fā)電機、飲用水,用“無差別救援”溫暖每一個受困者。

從城市街巷到田間地頭,從客戶到路人,人保人用濕透的工服、嘶啞的嗓音,詮釋著“守信用、擔風險、重服務”的內涵。雨漸歇,水漸退,重建正當時。人保財險內蒙古分公司的理賠服務仍在繼續(xù)——那些連夜核損的燈光、田間地頭的腳印、快速到賬的賠款,不僅是保險責任的兌現(xiàn),更是對“民生無小事”的踐行。

責任編輯:趙內蒙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