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低空經濟萬億藍海 航空ETF正在發(fā)行中

2025-04-16 15:22:48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經濟正以“政策+技術+資本”三輪驅動加速突圍。自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政策紅利持續(xù)釋放,密集出臺專項政策;同時,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量產倒計時、5G-A空管系統(tǒng)投入測試;中國民航局預測,2025年市場規(guī)模將突破1.5萬億元,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萬億級投資窗口已然開啟。在此背景下,航空ETF4月14日起正式發(fā)行,擬由富國基金量化團隊的新銳基金經理殷欽怡掌舵,緊密跟蹤國證通用航空指數,一鍵布局50只航空龍頭股,助力投資者把握低空賽道萬億藍海機遇。

政策+技術雙輪驅動 低空經濟邁向萬億藍海

據了解,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為依托,航空器為主要載體,涵蓋載人、載貨等各種低空飛行活動的綜合經濟形態(tài)。當前,我國低空經濟在政策與技術雙輪驅動下,正迎來爆發(fā)機遇,相關應用場景商業(yè)化進程顯著提速。

政策方面,2024-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連續(xù)定調,工信部等四部門明確“2030年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生產生活”。技術方面,5G-A通信、高能量固態(tài)電池、智能空管系統(tǒng)等技術突破,推動低空飛行器續(xù)航、安全性和運營效率提升,eVTOL載人飛行器有望2025年量產。應用場景方面,物流配送、醫(yī)療救援、UAM(城市交通)、文旅觀光等加速落地,無人機醫(yī)療運輸時效提升40%,高層滅火、森林監(jiān)測等新興需求爆發(fā)。民航局預測2025年市場規(guī)模達1.5萬億元,2035年突破3.5萬億元。

低空經濟作為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科技含量高、創(chuàng)新要素集中,具有產業(yè)鏈條長、應用場景多元等特點,投資價值顯著。對于投資者而言,借道國證通用航空產業(yè)指數成為布局低空經濟的重要路徑。

一方面,通用航空指數與低空經濟概念重合度高,指數成份股主要涉及航材及基礎設施、飛行器制造、運營服務及場景應用等領域,50只成份股中23只為低空經濟概念股,權重占比超52%,覆蓋了低空經濟產業(yè)鏈上中下游。

另一方面,指數成份股權重行業(yè)加大低空經濟相關領域技術研發(fā)、生產制造等,緊跟低空經濟發(fā)展趨勢,前十大權重股涵蓋萬豐奧威(航空制造)、洪都航空(無人機)、華力創(chuàng)通(航電系統(tǒng))等細分龍頭,多企業(yè)加速布局eVTOL研發(fā)、智慧空管等前沿領域。

借道通用航空指數 高效布局低空經濟賽道

低空經濟關注度高,通用航空指數低空經濟“含量”高,通用航空ETF緊跟通用航空指數,投資價值顯著。通用航空指數具備高成長與高彈性特性,兼具三大投資亮點。第一,指數長期收益表現優(yōu)秀。Wind數據顯示,自2012年基日以來,國證通用航空產業(yè)指數累計漲幅達243.83%,大幅超越創(chuàng)業(yè)板指(213.23%)及軍工指數(156.54%)。指數行業(yè)聚焦國防軍工(54%)、計算機(20%)、電子(15%)等高技術壁壘領域,與低空經濟“新質生產力”定位高度契合。第二,成份股以中小市值為主,成長空間大。指數成份股中小盤占比86%,在政策催化與訂單放量周期中更具爆發(fā)力。第三,指數成份股迎來拐點機遇,盈利步入高增長通道。通用航空指數2024年營收增速預期-32%,2025年反彈至15%;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由-45%躍升至37%,盈利改善趨勢明確。

當前低空經濟正從“概念期”邁向“訂單放量期”,而市場上聚焦該領域的指數工具較為稀缺。此次航空ETF的推出,將進一步豐富投資者布局低空經濟、航空賽道的投資選擇,為投資者提供高效布局低空經濟產業(yè)長期成長紅利的重要工具。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樊銳祥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