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本市場交投升溫,近期非法薦股活動有所抬頭,一些自媒體自詡“炒股大師”“資深專家”,在各類社交平臺上進行股票推薦、投資指導,誘騙缺乏經驗的投資者。
股票市場充滿不確定性,誰也無法做到百分之百預判準確。所謂“大師”薦股,背后往往埋伏著各種圈套:有的通過視頻、直播等形式營造“股神”人設,哄騙投資者加入“內部VIP群”等,收取咨詢、入會、培訓等各種高額費用;有的設立虛假證券投資咨詢機構,違規(guī)提供證券投資信息咨詢服務,收取服務費;還有的誘導投資者下載虛假投資軟件進行充值交易,直接套取錢財。
根據我國法律法規(guī),向投資者提供證券投資分析、預測或建議等直接或間接有償咨詢服務,均需獲取中國證監(jiān)會的業(yè)務許可。無許可資格的機構或個人提供此類服務,屬于非法薦股。
近期一批“90后”“00后”新開戶投資者入場,相當一部分人缺乏專業(yè)財經知識,容易輕信“大師”推薦。一些“大師”利用個人影響力,發(fā)布特定股票漲跌預測內容,誘導投資者買入或賣出。有必要進一步加大對非法薦股打擊力度,規(guī)范證券市場交易秩序。
“零容忍”的嚴監(jiān)管必不可少。近段時間,監(jiān)管部門封禁一批非法薦股、“股市黑嘴”賬號,打掉一批薦股引流詐騙窩點,值得肯定。由于非法薦股花樣繁多,隱蔽性強,要完全清除非法薦股的生存土壤,還需司法部門、金融監(jiān)管部門、網絡平臺主管部門等多方力量聯(lián)合行動,綜合施策、重拳整治,實現(xiàn)“查處一起、震懾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以嚴管重罰維護市場公平,保護好投資者權益。
投資者的自我保護也至關重要。非法薦股往往以“穩(wěn)賺不虧”“收益翻倍”作誘餌,投資者需擦亮眼睛,保持警惕,加強投資知識學習,提升自身金融素養(yǎng),堅持選擇合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獲取投資服務,堅守理性、長期、價值投資,避免上當受騙。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