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前兩個月金融數據持續(xù)放量后,昨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國民經濟數據也呈現復蘇回暖勢頭。數據顯示,1—2月,反映經濟增長的工業(yè)生產、服務業(yè)生產、投資、消費和商品房銷售五項主要指標的同比增速均較去年年底有所加快,尤其是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回升幅度最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由負轉正。
“總體來看,開年以來國內經濟增長指標整體環(huán)比走強,內需復蘇、供應放量。”恒泰期貨首席經濟學家魏剛表示,2月信貸社融數據和經濟數據持續(xù)回升,特別是地產板塊顯著回暖,預示著經濟內生動能在逐漸恢復。從當前來看,市場對于經濟復蘇斜率所持的謹慎態(tài)度有望逐漸修正。
申銀萬國期貨金融期貨研究部經理唐廣華也表示,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5%,較去年12月加快5.3個百分點,符合市場預期。數據亮點體現在地產投資表現超預期,銷售增速回升幅度較大。
那么,在國內經濟回穩(wěn)向好趨勢下,金融市場投資是否迎來拐點?投資者又該如何配置資產?魏剛認為,當前國內經濟處在“經濟復蘇+CPI溫和+PPI下行企穩(wěn)”的情況下,對應的投資時鐘處在“復蘇前期”和“寬貨幣+初步寬信用”階段。從中期視角來看,今年大類資產將輪動到股票牛,商品表現也開始好轉,而債券牛已經結束。
具體到股指表現,唐廣華表示,昨日經濟數據公布后,建筑裝飾、鋼鐵等地產板塊漲幅明顯。隨著疫后居民對經濟信心的恢復,多地地產寬松政策發(fā)力,地產銷售端有望繼續(xù)回暖,年內對經濟的拖累也將減弱。
“值得注意的是,1—2月,工業(yè)增加值增速不及預期,且失業(yè)率較預期有所上升,外需走弱對經濟增長的壓力仍在,以穩(wěn)為主的政策基調基本表明年內經濟更可能是弱復蘇。”在唐廣華看來,市場進入盈利驗證期,若盈利增速不及預期,則整體向上空間有限,股市更傾向于振蕩運行。此外,近期外部不確定性加大,美國硅谷銀行破產事件一度導致流動性恐慌,美聯儲在控制通脹和穩(wěn)定金融之間的抉擇也使得資金觀望情緒升溫,短期市場難有增量資金入場。目前市場處于存量資金博弈下的振蕩格局,建議關注多IM空IH的跨品種套利。
魏剛也談及,國內經濟復蘇加快,股指分子端具備向上驅動;年初信貸大量投放,流動性充裕,股指分母端也具備向上驅動。不過,美聯儲加息問題以及美國銀行危機的演變會對市場風險偏好產生不利影響。“總體來說,股指定價因素并無大的系統(tǒng)風險。短期內,2月經濟數據顯現積極擴張態(tài)勢,有助于提升經濟復蘇預期與風險偏好,也有助于后續(xù)股指企穩(wěn)及B浪反彈行情的展開。”
對于債市而言,在經濟數據公布前,市場情緒相對謹慎,早盤低開后,十年期主力2306合約一度下跌0.14%,隨后數據公布,受工業(yè)生產和就業(yè)數據低于預期的影響小幅反彈,最終跌幅收窄至0.07%。
展望后市,唐廣華認為,盡管工業(yè)生產和就業(yè)等數據不及預期,但疫情進入低流行水平后,居民消費生產持續(xù)恢復,在央行和各地放松限購、降低貸款利率的情況下,地產投資和銷售逐步改善,后續(xù)數據有望繼續(xù)回暖。從政策端來看,昨日央行超額續(xù)作MLF,凈投放2810億元,但操作利率連續(xù)8個月保持不變,短期央行進入觀察期。綜合預計,債券市場收益率下行空間有限,在央行貨幣政策保持穩(wěn)定、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和經濟逐步恢復的情況下,國債期貨仍有調整壓力,操作上建議暫時觀望,待上漲動能減弱再沽空。
“中期來看,國內經濟復蘇不利于利率債定價,在今年大類資產選擇中利率債位置靠后。短期來看,國內經濟維持較強復蘇力度,對3月利率債走勢形成顯著壓制。當然,短期央行態(tài)度仍以為經濟恢復提供良好貨幣環(huán)境為首要目標,故利率債下行空間也有限,預計以偏弱振蕩為主。”魏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