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日化領域的“國貨之光”開啟了沖刺A股的旅程,潤本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本股份”)的IPO申請日前獲滬市主板受理。
初創(chuàng)于2006年的潤本,不能說是一個老牌子,但的確是抓住電商風口的國貨品牌范例。目前,潤本主打驅蚊產品、嬰童護理產品與精油產品,產品關鍵詞多為“安全”“舒緩”“溫和”“無刺激”等。招股書顯示,公司在天貓平臺的蚊香液產品2019年至2021年銷售額占比分別為17.14%、16.42%和18.42%,連續(xù)三年排名第一,公司來源于線上的營收比例也接近80%。
公司在招股書中稱,品牌成立之初以線下經銷為主,在2010年時就抓住了電子商務蓬勃發(fā)展的契機,開設首個線上直營店鋪——天貓潤本旗艦店。從描述來看,公司在2013年~2018年發(fā)展的第二階段才購入廣州黃埔生產基地。
潤本官網顯示,公司有兩個生產基地,一個是廣州黃埔,一個是浙江義烏,而浙江義烏的生產基地建于2019年。由此推算,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潤本都以OEM模式為主,也就是俗稱的“貼牌加工”。直到現在,潤本也有相當一部分產品屬于直接外采,如電蚊香加熱器、0.8%氟氯醚菊酯蚊香液、植物潤唇膏等,例如2021年驅蚊系列產品有2845.14萬件來自自主生產,另有2095.87萬件為成品外購。
更神奇的是,相比其他日化企業(yè),潤本在營銷上低調而克制。2019年至2021年,潤本股份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7.38%、21.48%與23.09%,與動輒40%銷售費用率的護膚美妝企業(yè)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也就是同樣在驅蚊領域的幾家企業(yè)能與它比一比——同樣做蚊香的彩虹集團2019年至2021年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1.76%、22.48%與20.86%,“超威”品牌的母公司朝云集團2019年至2021年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4.16%、21.86%與29.75%。
在營銷合作對象的選擇上,潤本也并沒有選擇明星,而是把自己和“丁香醫(yī)生”綁定在了一起。作為醫(yī)療科普領域的大V,丁香醫(yī)生所代表的安全、靠譜正好契合了潤本目標客群的需求;而同時橫跨驅蚊與母嬰兩大領域,也很容易令母嬰客戶對潤本的驅蚊產品比別家產品更多一層“安全無害”的濾鏡。
但實際上,按照驅蚊領域的國家標準,并沒有所謂“兒童專用”“孕婦嬰兒專用”的電熱蚊香液。招股書中也提到,目前電熱蚊香液適用的國家標準為GB24330-2020《家用衛(wèi)生殺蟲用品安全通用技術條件》及GB/T18418-2017《家用衛(wèi)生殺蟲用品電熱蚊香液》,但文中通篇并未提到過“嬰幼兒”“孕婦”等字樣。也就是說,潤本所謂“兒童專用”蚊香液的宣傳,有“打擦邊球”的嫌疑,其有效成分也就是驅蚊成分氟氯醚菊酯的含量在0.6%~0.8%,與其他品牌所賣的成人電熱蚊香液并無不同。
而在小紅書上,潤本的客服解釋稱,蚊香液的作用與適用人群不能只看有效成分濃度,0.6%與0.8%都是農業(yè)部規(guī)定的最低微毒級別,可以放心使用;除了濃度,更重要的是看溶劑的純度,高純度、無其他添加的溶劑才能盡量減少使用過程中的煙霧、TVOC、苯等,另外芯棒與加熱器的加熱、散熱效果也都是關鍵因素。
另一點引人注目的是,潤本股份三年間換了三個財務總監(jiān)、三個董秘。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公司財務總監(jiān)為許迎豐,2020年11月財務總監(jiān)兼董秘改為陳澤龍,公司還對陳澤龍授予了股權激勵;而僅僅過了不到半年,2021年4月陳澤龍就因“個人原因離職”,由吳偉斌接任財務總監(jiān),鄭濤接任董事會秘書;又是半年,董秘鄭濤也因“個人原因”于2021年12月離職,吳偉斌從2022年3月起兼任董秘。
根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1年,潤本股份分別實現營業(yè)收入2.79億元、4.43億元與5.82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3567.18萬元、9471.21萬元與1.21億元。公司實控人為趙貴欽、鮑松娟夫婦,兩人合計控制85.38%的投票表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