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晚,隨著奧林匹克主火炬的熄滅,北京2022年冬奧會圓滿閉幕。本屆運動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勇奪15塊獎牌,取得了我國參加冬奧會歷史最好成績。
冬奧會用科技的力量和創(chuàng)新的觀念,再次驚艷全球。與開幕式一脈相承,閉幕式依然科技含量滿滿。在燃料動能、LED、人工智能、5G、云計算、邊緣計算、VR、AR、裸眼3D等多種前沿科技支持下,冬奧會開閉幕式呈現了既恢弘壯美又空靈浪漫的視聽盛宴。
驚艷全球的開閉幕式和精彩激烈的比賽背后,是無處不在的前沿科技。據介紹,共有212項技術在北京冬奧會上落地應用,涉及60多個細分應用場景,其中有4項技術是全球首次推出,有33項技術是在冬奧會首次使用,充分彰顯科技的創(chuàng)新力量。
前沿技術打造中國式浪漫
閉幕式上,AR中國結驚艷亮相,無數條紅絲帶從四面八方飛向鳥巢,將場內懸掛的雪花火炬臺裝點成為一個巨大的紅色中國結。“中國結”由數字AR技術生成,以超高的精細度形成仿真的視覺效果,就像一個巨大的實體裝置掛在鳥巢上空。
來源:央視網
據悉,中國結的設計汲取了多個中國元素,有景泰藍、青花瓷、絲綢、紅絲帶以及雪凇和霧凇。“雪花火炬臺”的設計充分運用了視效編程、數字可視化,實現了雪花火炬臺每一秒都易于變化。
新華社微博介紹,折柳寄情環(huán)節(jié),導演用“一首曲、一群人,一捧柳枝、一束光、一片綠蔭、一起向未來”六個“一”唯美表達了莊嚴的儀式。在該節(jié)目中,一組由“真激光”技術制作的光束組成參天大樹,穿過雪花火炬臺直達天際,代表人類最真摯的情感,送別、懷念、銘記和期待。
夢幻五環(huán)聯動 全球最大的超高清LED三維舞臺
在閉幕式上,伴隨著《我和你》旋律,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夢幻五環(huán)緩緩升起,與雪花火炬臺交匯,串聯起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以創(chuàng)新的方式紀念“雙奧瞬間”,時空交錯,令人難忘,網友紛紛表示:夢回2008年,有被“戳”到。
來源:央視網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微介紹,和冬奧會開幕式的冰雪五環(huán)一樣,夢幻五環(huán)同樣由航天科技集團建造,是2008年五環(huán)的“mini版”。
該五環(huán)寬18米、高度11.75米、單環(huán)直徑為5米,比2008年的寬36米、高16.5米、單環(huán)直徑10米的夢幻五環(huán)小了不少。它由21000個LED燈珠組成,夜色中就像閃閃發(fā)光的星星。此外,與2008年相比,它的展示時間大大延長,可支持60分鐘以上的演出使用。
在冬奧會開閉幕式花式炫技中,LED大屏幕功不可沒。據2022北京新聞中心科技冬奧有關情況專場新聞發(fā)布會消息,鳥巢中央超大8k地面屏幕,由4萬多塊LED模塊組成,面積10552平方米,其上方豎立的1200平方米的8k LED屏幕,這兩塊屏幕構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超高清LED三維舞臺。
公開資料顯示,上述地屏由上市公司利亞德、京東方和洲明科技共同承制,利亞德提供7000多平方米(地屏正中央部分),京東方和洲明科技提供約4500平方米(地屏兩側半弧形部分)。
屏幕集成了智能播控系統(tǒng),將超高分辨率的視頻素材分秒不差地呈現在所有模塊上,不僅完美展現了各種影像效果,還結合了數字科技、人工智能動作捕捉、虛擬現實增強技術等,顛覆了傳統(tǒng)的舞臺式演出模式。在開幕式《雪花》節(jié)目中,孩子們舉著和平鴿模型,腳下踩出一片片雪花,雪花隨腳步流動,讓觀眾真切感知到科技為藝術帶來的驚喜。
總導演張藝謀介紹,該環(huán)節(jié)配合“默契”,全部是由AI動作捕捉技術實現。
更具體一點,根據英特爾官微介紹,這種“默契”是基于運行在第三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上的3DAT三維運動員追蹤技術,以及針對開幕式場景定制開發(fā)的“基于AI的大型演出實時特效系統(tǒng)”,使得演員不需精準排練就能呈現完美的藝術效果。
冬奧會歷史上首次使用超高清8K轉播
本屆冬奧會在轉播、技術、內容制作等多方面刷新了紀錄,是迄今為止收視率最高的一屆冬奧會。超高清信號、云轉播等技術帶來了現場感極強的收看體驗。
以往,只有在電影里才能看到的“子彈時間”特效,在北京冬奧會上有應用,通過數十臺相機對運動員的動作進行360度全方位捕捉,以及智能算法合成和建模,觀眾可以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回放。這種特效,離不開穩(wěn)定的5G信號。
此外,冬奧會歷史上首次通過8K信號去直播開閉幕式,8K轉播采用當今世界上最高的電視播出技術標準,8K信號的帶寬是高清信號的32倍。
數碼視訊表示,本屆冬奧會的8K轉播車所采集的信號在央視8K頻道播出,公司提供了8K編解碼產品用于8K頻道節(jié)目的編碼播出。
憑借高速率、低延時、大帶寬的優(yōu)勢,5G成為“科技冬奧”的“主角”。
中國聯通表示,公司積極結合邊緣計算、5G云轉播等技術,實現了賽場內外高清視頻圖像的實時傳輸。
同時,為將冬奧會的精彩傳播給全球觀眾,中國聯通為OBS(奧林匹克轉播公司)開通了33條國際傳輸電路,用于承載冬奧賽事轉播信號國際傳輸。
閉幕式上,隨著“雪花臺”的燈光由外向內漸次熄滅,安裝在“雪花”正中央的冬奧會主火炬“飛揚”也熄滅了。主火炬“飛揚”的燃燒裝置由航天科技集團設計制造,采用綠色環(huán)保、燃燒性好的氫氣作為燃料,實現了冬奧會歷史上火炬的零碳排放。
除冬奧會開閉幕式上呈現的“黑科技”外,在冬奧會場館建設、賽事保障等皆體現滿滿的“科技感”。云頂滑雪公園使用的“室外雪上項目場地防風網技術”,在“雪如意”安裝北斗微基站定位系統(tǒng),首次實現了室內亞米級精準定位等等。